新闻中心

【安徽日报】为工科人才插上美育“翅膀”

日期:2018-12-11浏览:

美育是提升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如何引导大学生认知美、创造美、传播美,合肥工业大学作了有益探索——

为工科人才插上美育“翅膀”

安徽日报讯(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周慧)时光隧道式城市小品、白色穹顶树居型休憩空间、订书钉搭建的摩天大楼……初冬时节,由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亲手设计制作的近千件“创艺”作品,让前来观展的学生和市民们深感美不胜收。这是该校建筑与艺术学院持续了近20年的“建筑风”学生设计作品展,也沉淀成为该校美育工作的一个靓丽品牌。

作为一所有着70余年办学历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工业报国是一代代合肥工大人的理想。近年来,学校构建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配合、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的特色美育工作体系,用美育滋养工科人才培育,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精品课堂认知美

汉服衣袂飘飘、古琴舒缓流转。 11月28日晚,一场由大学生们自编自演的古琴汇报演出赢得了现场众多观众的掌声。“每个学期,全校都有近百名同学选修古琴艺术课。尽管工科学生之前都是零基础,但通过小班教学、结课汇演等授课模式,同学们两个月后都能登台表演。 ”任课教师、文法学院吴晶副教授告诉记者。

课内小班教学、课外实践指导、教学成果汇报展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美育教学在合肥工大突破了专业壁垒,构建出美育理论、艺术鉴赏和美育实践三大课程体系。学校现开设概论性、鉴赏类艺术通识课程30余门,涵盖音乐、舞蹈、书法、绘画、影视、戏剧等方向。同时,通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把国家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中央民族乐团等一大批国家级艺术团体请进校园,为全校师生搭建了感受艺术魅力、提升艺术修养的平台。

走进学校建筑艺术馆一楼,拐角处一道简朴的门廊内别有洞天。这里是全国高校中极具特色的展示场馆——学校徽派建筑文化展示中心。 650平方米的展厅内荟萃了160余件砖雕、木雕、石雕和古民居家具等展品,生动地展现了古徽州建筑精美的细部装饰。展馆内,捧着画板,认真临摹的学生随处可见。信步登上二楼,在学校艺术中心定期举行的油画、工艺美术等展览,每年都会面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开放。而微电影试听教室、音乐实践与创造能力培养实训基地、影视审美与创作实训基地等美育平台,已经成为学校重要基地。

通过这些散布在全校各处的美育课堂,学生认知到什么是美,从而理解美、研究美、结构美、重构美,最终实现创造美。

打造名牌创造美

近日,建筑学专业一年级研究生李楠和同学们以院徽为原型,以松木为原料,亲手设计制作的作品《三方间》,在学校首届建造节中一举夺冠。这是同学们为院庆60周年献上的一份特殊礼物。穿梭在这个3米见方的作品空间里,木头的自然质感搭配炫彩的光影效果,让美的感受触手可及。“作为学院美育工作品牌活动,建造节不仅考察学生对建筑、设计、艺术的理解与思考,更将美育工作融入实践,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增强团队合作、提升实践能力。”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孙建海介绍说。

该校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近年来已经发布了九代燃油赛车、六代电动赛车和二代无人赛车。“我们不仅要让每一款赛车拥有更加优异的性能,还要把美的理念融入赛车设计之中去。 ”车队队长、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董国庆说。刚刚在全国大赛中捧回二等奖的新一代赛车,采用了流线型车身和曲面翼设计,不仅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要求,更让车身更加美观矫健。

根据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需求,合肥工大还将美学思想教育、艺术素质培养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和艺术展示平台,让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真正做到“德艺并进”。 10月27日,学校第三届“出彩工大人”青年达人秀决赛上,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的近百名同学登台展示才艺,在器乐、武术、舞蹈、小品、声乐等13个项目展开角逐。舞台剧《离殇》,用动听的音色和曼妙的舞姿,尽显中华千年诗歌之美,在比赛中获得了一致好评。 “我们不仅要形成自己对美的理解,还要通过创新性的设计和作品把美描述出来、表达出来。 ”团队负责人、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本科生邓宸说。

据统计,该校每年上万名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各类艺术形式不断创新创造,把自己对美的理解、思考、创作与追求分享给更多的人。

成果奉献社会传播美

今年5月4日晚,在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上,合肥工大大学生艺术团国防生代表队登台演出。从《转动的齿轮》展示工科专业特色,到自编自演舞蹈关爱空巢老人,再到今年参加六军种联袂表演 《誓言铮铮》,这已经是该艺术团第六次参加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 “美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学校党委副书记陈刚教授说。

如何把美传播给更多需要的人,是美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大蜀山烈士陵园、合肥高铁南站等一批地标式公共建筑中,由合肥工大教师创作的油画、雕塑等作品,已经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而一批批青年学子,同样用奉献精神和专业素养,把传播美转化为实际行动和成果。

距离合肥市240公里的灵璧县黄湾镇砂坝村,是合肥工大脱贫攻坚定点扶贫帮扶点。走进村庄,主干道边长达170米的乡村文化墙上,明亮的色彩和鲜活的格调,让这个地处皖北的省级贫困村显得活力十足。这是该校11名研究生花了7个多月精心设计制作的。 “我们希望把对美的欣赏与体验带进这个贫困的村落,为村民营造更具文化氛围的人居环境。让大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更有信心、更有力量! ”活动负责人、设计学专业二年级研究生张蓉说。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校长梁樑说,“近年来,学校把美育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学生中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着力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原载于《安徽日报》2018年12月11日教育时空版头条

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rb/20181211/article_1104.shtml